评论 | 书展落幕 阅读不止

2021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三届中山书展于8月30日下午落下帷幕。在刚刚过去的十天时间,书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、全市各级联动、分散同期的方式,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,搭建线上云平台,实现网络直播导购、名家讲座直播、线上抢券等交流互动功能。除了主会场中山纪念图书馆,书展还在图书馆、各镇街分馆、文体活动中心、中山邻里文化家、48家实体书店等设立书展分会场,各类图书阅读、文化讲座、互动交流等活动轮番登台,把阅读送到市民家门口,打造了中山人的阅读“奥运会”。

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,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、方法和哲理,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,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,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,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。

有人说,读书是个人的事情,读不读、读什么、怎么读、读多少是个人的选择,与他人无关。政府不遗余力地倡导,果真能让好事变好,激发起民众的热情?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经表示,整个社会的阅读力决定着社会的学习能力,而整个社会学习的状况,决定着社会的创新能力,所以阅读力决定学习力,学习力决定社会的创新力。读不读书是个人的事情,但社会读不读书就是政府的事情,美国对阅读进行立法,克林顿时代提出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”,而英国、德国都有全民阅读基金支持阅读行为,这些都是政府行为。

阅读靠自己,阅读是权利,但同时离不了完善的公共服务。近年来,中山市在提升市民阅读上可谓动作不断,不断增加财政投入,优化市民阅读环境,提供便利化阅读条件,街区自助图书馆覆盖23个镇街,在多个单位组织或公园设“中山书房”共享阅读空间,文化微设施遍布左邻右舍,新建的中山纪念图书馆几乎每周都有阅读活动。而在今年中山书展期间,组委会也想方设法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之下,把阅读活动送进社区、送到市民家门口,把名家讲座放在线上,同时,政府补贴超过百万为市民赠送购书券。

阅读一旦冠上“全民”二字,便涉及千人万众,注定要成为一项个人志愿参与、社会各方面协同开展的群众性活动。特别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,手机已经占据了多数人的时间,“读书无用”论再次流行,但面对知识更迭速度加速,读书再多其实都不嫌多。

书展虽然落幕,但阅读不止。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保持吸引力?文化工程如何告别形式主义?知识如何有效和实践结合?社会学习能力如何转化为社会创新力?这些也都成为书香社会建设未来亟待解答的难题。


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山书展筹委会所有
技术支持:中山网 粤ICP备05077135号